close

【閱讀筆記】

五歲前,培養超強閱讀力

 

【妹妹在市圖總館的階梯上】

今天在被學妹抱怨「學姊,你的部落格生蜘蛛網了」,加上吃了圖書館的閉門羹之後,決定把才克完的書,和大家分享一下。

 

在和妹妹分享媽咪最愛的「批判性思考」之前,要做的事情多到媽咪都不敢想像。第一步,可得先讓妹妹聽懂媽咪在說些什麼,再來就是教會妹妹說話。這回,媽咪又從圖書館借了一本書「五歲前,培養超強閱讀力」。大家不用擔心,這本也不是揠苗助長的書,書名會取這樣,應該完全是為了行銷的目的,畢竟「猴急」的父母要看到這種帶著「時間點」(五歲前),又有個「XX力」的書名,可能就會快快下手來上一本了。

 

這本書和上一本「打造黃金腦」抱著一樣的觀點,根據針對數千個雙胞胎及領養兒童的調查結果顯示,在青少年時期末期的孩子,有50%的語言技巧是由他的基因決定(也就是說,與他親生父母的語言能力有非常強的正向關連。)另外的50%則大部分歸因於一個樂於分享的環境。而對年幼的孩子來說,這個樂於分享的環境就是孩子在家裡的成長環境。雖然基因的部份,在精子和卵子結合的瞬間已經大勢底定,總還是有50%的努力空間。這本書的重點,就是在分享,如何以最有效的口語和應對模式去與孩子互動。

 

重點來了!我認真的整理好了

(呵呵~~大家可以把看書的時間省起來,多和寶貝互動嚕~~)

 

為什麼有的嬰兒可以聽懂的字就是比別的嬰兒多哩?作者引用了一個實驗,一共研究42個有9個月到3歲大孩子的家庭,包括13個社會上層家庭、23個中產階級家庭,及6個靠社會福利度日的家庭。研究的重心放在孩子說話時使用字彙的能力,以及父母(尤其是母親)對孩子的說話方式。

 

父母的談話以每小時講多少個字來記錄,包括計算用了多少名詞、形容詞、動詞,以及Wh開頭的問句。研究人員也把母親與小孩互動時的不同型態加以分類。他們基算母親們下命令(要求)的次數、贊成及不認同的敘述,以及正面與負面的回饋等等。最後再用「因數分析」將這些測量標準分成6大類:

 

1.      用語的多樣性:使用不同的名詞和修飾語的數目

2.      正向回應的語氣:重述、延伸、擴大、確認、讚美、同意。

3.      負面回應的語氣:命令的、禁止的、不確定的、批評、貶低。

4.      象徵性的強調:藉由用詞多寡的豐富性,得知父母在連結物品與事件時的具體化程度。

5.      引導模式:提出邀請的次數(我們可以...)除以命令口吻的次數(不行)

6.      反應:反應認同孩子的次數(噢,你要媽咪拿這個球。)除以挑釁口吻的次數(你怎麼不去玩你的積木?)

 

其實,我覺得上面的6點,可以更簡單的歸納為2

 

1點+第4 口語字彙的數量要多

 

這個道理很簡單,多的input就會有多的output,單純的數學問題。但是,小朋友聽得懂嗎?我想媽媽們可能都已經發現了,他們真的都懂!也許現在還沒法組織很完整的句子,或是把字說得很清楚,可是,他們真的都懂。所以要多多和寶貝說話。

不過,要說些什麼呢?要如何增加字彙的量哩?

 

我自己整理的一下:

 

1.      語言的分類:

 

小朋友一開始都是學一些簡單的單字,生活中的用語。舉個例:果汁。一開始,就是問要不要喝果汁?等他漸漸理解「果汁」所代表的意義之後,可以開始問他「要不要喝蘋果汁」或是柳橙汁、或是葡萄汁?儘可能的使用不同或更複雜的字彙,另外還有鞋子,有涼鞋、球鞋等等不同的鞋子。

 

有點像是語言的金字塔,上層是「果汁」、「鞋子」等大類,下層是「柳橙汁」或「涼鞋」。我自己的經驗是,遠遠看到鳥飛過來,我會問妹妹有沒有看到「鳥鳥」,飛近了在和她說:「你看那是一隻白鷺鷥。」妹妹會知道,那是鳥,白鷺鷥是鳥。大家可發揮自己的創意啦!我有聽過有爸比教認「悍馬車」、「跑車」的勒~~

 

2.      豐富解釋、連結事物的用語

 

以上面的例子來說,「柳橙汁是黃的、葡萄汁是紫的」,又多兩個字彙了~~「柳橙汁比葡萄汁要甜喔!」、「妹妹喜歡柳橙汁喔!因為比較甜」。雖然有點silly,好像實況轉播,不過,孩子就是從這樣的互動中去理解「黃色」、「紫色」等實際的概念,到更複雜的「喜歡」的情緒,和「因為」的因果關係。

 

運用「類比」、「對照」、和「相似性」,以孩子已經懂得東西去說明他還不懂的東西,或是會孩子已經知道的東西賦予新意義。例如:「你看,接上的狗狗是不是比家裡的咪咪(貓的名字)要大啊!眼睛和鼻子也長得不一樣喔!」

 

2,3,5,6點加起來 溝通的品質

 

在這個研究中發現,母親與小孩之間的互動模式遠比小孩出生在哪種社會階級的家庭中重要。

 

我想大家都知道要正面的回應、要耐心的引導,只是有時候,受限於自己的成長經驗或者只是單純的「工作很累了」,會發生一些不良的互動:

 

1.      不理會或沒有用心注意孩子的狀況

 

這也是common sense啦!想想妳一直對著人家說話或做表情,可以對方都沒有反應,你的溝通意願就會降低,甚至不再試著溝通了。

這讓我想起以前家教學生和她媽的對話:「我今天不是很開心」,「你爸爸快回來了,快去洗手準備吃飯」。我當時聽到真是一個$%#^&@!*_*啊!

 

2.      強勢主導親子間的互動

 

大家可能有看過一種媽媽,要小孩照他的意思做,而不管小孩自己想做什麼。那種「控制型」的父母。每次小朋友選中的玩具都會被她拿走,再換成他選的玩具。當小朋友不像要玩她點名的玩具時,媽媽還是堅持要他玩這個,當小朋友堅持不要那個玩具,甚至要開始哭鬧的時候,她就會拿起另一個玩具說:那玩這個好了。哈哈,小朋友從頭到尾,沒有玩到自己想玩的。

 

書上的建議還不錯,讓寶寶自己選玩具,並談論這個玩具,示範不同的玩法,告訴他怎麼玩,讓玩具更有趣。假如寶寶選了個小青蛙:喔!你喜歡小青蛙啊!小青蛙有綠色的身體ㄝ!小青蛙還會呱呱叫ㄝ!呱呱呱!你叫叫看?伸手並問他:打青蛙給媽咪好嗎?然後讓青蛙做出跳躍的動作,在還給孩子:給你,換你讓青蛙跳跳看。

 

3.      下達過多的禁令

 

「不要!不准!不可以!小心!不要弄壞了」哇!這些可能媽媽們都一天到晚再說的話。這樣以會讓孩子知道什麼是不能做的,卻無法教他們可以做什麼。禁令會妨礙行動與溝通,可是我們還是有責任要警告小朋友可能碰到的危險啊!研究者發現禁令本身並不是問題,而是禁令的次數和負面的程度。

 

分享一個自己的經驗,有次妹妹想要去摸熱水,我怕她燙到,但我又不想不准這、不准那,我決定一邊抓著她的手,輕輕的摸了一下熱水,一邊做出害怕的樣子,我問她:有沒有燙燙,她一邊理解「燙燙」,一邊也做出害怕的樣子。下幾次我發現,我說「燙燙」,她就知道不能摸,還會再做出害怕的樣子。

 

目前,這招還算有用,不過,以後妹妹遇到的危險會越來越複雜,例如:可能會傷她心的小男朋友,媽咪需要更多的智慧去發展出:不用禁令的互動模式。

 

哇!報告完畢了ㄝ~~ ~~寫功課都沒這麼認真。

所有的媽咪都是真心愛著孩子的,沒有人懷疑。不過,愛她的方法是可以練習的~~加油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egdo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